学校坚持“科研兴校”,深入实施“面向地方、面向一流”工程,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,坚持人文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同步推进,科研水平不断提升。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(工程研究中心)2个、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,浙江省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3个、浙江省行业(区域)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、浙江省重点实验室6个、浙江省工程实验室4个、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程研究中心(实验室)2个、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,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、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1个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1个,浙江省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1个,浙江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;拥有4个浙江省重点創新團隊、4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。学校主持承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1项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7项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5项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专项项目3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、国家973计划课题3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645项(人文社科174项、理工科471项)、省部级项目1168项(人文社科524项、理工科644项)。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獎1项,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一等獎1项、二等獎5项,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二等獎1项、三等獎6项,中国专利金獎1项,中国专利優秀獎1项,浙江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项,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项、二等獎14项、三等獎15项,浙江省专利優秀獎1项,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獎8项、二等獎24项、三等獎50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4项。
一、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一覽表
理工科獲獎情況 | |||||
序號 | 項目名稱 | 負責人 | 獎勵類別 | 等級 | 年度 |
1 | 長期循環動載下飽和軟弱土地基災變控制技術及應用 | 蔡袁強 | 國家科學技術獎(進步獎) | 二等獎 | 2013 |
2 | 海岸工程兆瓦級特種變流電源關鍵技術及應用 | 戴瑜興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進步獎) | 一等獎 | 2015 |
3 | 海島/岸基微電網系統與模塊化成套設備 | 曾國強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進步獎) | 二等獎 | 2019 |
4 | 小波有限元與損傷檢測方法 | 向家偉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自然獎) | 二等獎 | 2015 |
5 | 微納結構能源材料的可控合成、結構及性能研究 | 黃少銘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自然獎) | 二等獎 | 2014 |
6 | 非線性生態種群動力學問題研究 | 趙敏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自然獎) | 二等獎 | 2013 |
7 | 光聲電一體化多網融合智能系統及其工程應用 | 戴瑜興 | 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(進步獎) | 二等獎 | 2012 |
8 | 生物種群動力學若幹問題機理研究 | 趙敏 | 浙江省自然科學獎 | 一等獎 | 2014 |
9 | 基于激光微納加工的MEMS零部件低成本批量制造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| 孫樹峰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一等獎 | 2013 |
10 | 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沈降、振動理論及控制技術 | 蔡袁強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一等獎 | 2012 |
11 | 低壓控制電器整機與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及産業化 | 舒亮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二等獎 | 2018 |
12 | 微生物活性成分高效生物合成關鍵技術及應用 | 楊海龍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二等獎 | 2017 |
13 | 低壓電器保護特性在線檢測裝置關鍵技術及産業化 | 吳桂初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二等獎 | 2017 |
14 | 基于竹纖維生物載體的汙染河水綜合治理技術研發與應用 | 肖繼波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二等獎 | 2016 |
15 | 地方高校岗位创业型人才培養体系研究与实践 | 黃兆信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二等獎 | 2014 |
16 | 基于性能的軟土地區深基坑工程設計理論與實踐 | 余闖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3 |
17 | 氧化物閃爍材料制備與發光機理研究 | 向衛東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3 |
18 |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社會學研究 | 黃兆信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2 |
19 | 功能超分子材料的設計、性質與應用基礎研究 | 李新華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2 |
20 | 微納結構無機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、形成機理及性質研究 | 王舜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1 |
21 | 植酸酶工業化發酵生産工藝的優化與新産品開發 | 楊海龍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1 |
22 | 提高低壓斷路器可靠性若幹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産業化應用 | 吳桂初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0 |
23 | 制革工業綠色化學品的研究開發 | 蘭雲軍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0 |
24 | 碳納米管控制生長和生長機理研究 | 黃少銘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二等獎 | 2010 |
25 | 低壓電器自動化生産線和質量溯源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| 李峰平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三等獎 | 2016 |
26 | 沿海農村台風災害區“避難所”優化布局理論與實踐研究 | 潘安平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三等獎 | 2015 |
27 | 種群動力學和流體力學中若幹偏微分方程問題的定性和算法研究 | 王玮民 | 浙江省自然科學獎 | 三等獎 | 2015 |
28 | 複雜交通場景視頻多目標跟蹤與識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| 葉修梓 | 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| 三等獎 | 2014 |
29 | 微反應器條件下新型吡唑類廣譜殺蟲劑的研制 | 鍾平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2 |
30 | 面向多品種小批量生産的制造資源優化配置方法及應用研究 | 周宏明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2 |
31 | HZW口-12-630高壓雙電源智能投切裝置及控制系統 | 葉忻泉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1 |
32 | 高光澤度玻璃基珠光顔料的開發 | 向衛東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1 |
33 | 温州人创业精神与学生創業教育的研究 | 謝致遠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0 |
34 | 含氮雜環及β-羟基類化合物的綠色合成研究 | 陳久喜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10 |
35 | 綠色化學技術及金屬試劑阻礙有機合成中的應用研究 | 吳華悅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09 |
36 | 豬皮服裝革酶助節水型低硫保毛脫毛工藝研究 | 蘭雲軍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09 |
37 | 基于MEMS的超微壓力傳感器設計與制造工藝 | 薛偉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08 |
38 | 聚集體的非線性演化動力學 | 柯見紅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08 |
39 | 類蛋白質分子的構象及其折疊行爲研究 | 章林溪 | 浙江省科學技術獎 | 三等獎 | 2006 |
40 | (第二十一届 )海岛特种电源供电系统 | 戴瑜興 | 中國專利獎 | 金獎 | 2019 |
41 | 變流器限流保護系統控制裝置及其限流控制方法 | 戴瑜興 | 中國專利獎 | 優秀獎 | 2017 |
42 | 一種深層複式真空預壓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 | 蔡袁強 | 浙江省專利獎 | 優秀獎 | 2018 |
43 | 基于源分離的分散式汙水景觀型生物生態耦合處理技術研發及應用 | 趙敏 | 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 | 一等獎 | 2019 |
44 | 濱海軟弱土變形特征原位測試與路基累積沈降控制關鍵技術研究 | 蔡國軍 |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 | 一等獎 | 2019 |
人文社科科研獲獎情況 | |||||
序號 | 年度 | 成果名稱 | 第一完成人 | 獎勵類別 | 等級 |
1 | 2015 | 中國古代曲體文學格律研究 | 俞爲民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二等獎 |
2 | 2015 | 高麗俗樂的中國淵源 | 王小盾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3 | 2015 | 弈的魅力:弈棋風格的心理學研究 | 胡 瑜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4 | 2013 | “去內卷化”:融合教育的關鍵——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融合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| 黃兆信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5 | 2013 | 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 | 黃世中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6 | 2013 | 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 | 王小盾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7 | 2013 | 人體詞語語義研究 | 黃碧蓉 |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(人文社會科學) | 三等獎 |
8 | 2019 | 文學行爲論 | 馬大康 | 浙江省第二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9 | 2015 | 現代、後現代視域中的文學虛構研究 | 馬大康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0 | 2015 | 宋元南戲文本考論 | 俞爲民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1 | 2014 | 企業勞動關系穩定的法律問題研究 | 錢葉芳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2 | 2014 | 《近思錄》集校集注集評 | 程水龍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3 | 2014 | 中國古代曲體文學格律研究 | 俞爲民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4 | 2012 | 民本視閥下環境法調整機制變革——溫州模式內在動力的新解讀 | 钭曉東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5 | 2008 | 詩性語言研究 | 馬大康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一等獎 |
16 | 2019 | 上古中國人的用耳之道:兼論若幹音樂學概念和哲學概念的起源 | 王小盾 | 浙江省第二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17 | 2019 | 農民工回流動因的影響分析 | 劉玉俠 | 浙江省第二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18 | 2019 | “三位一體”農協機制研究——基于新農村建設組織路徑的農合體系創新 | 胡振華 | 浙江省第二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19 | 2017 | “創新驅動”戰略下高等教育與社會互動機制研究——基于大學變革的視角 | 王志強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0 | 2017 | 明清時期西方傳教士中國儒道釋典籍之翻譯與诠釋 | 李新德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1 | 2017 |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(上、下) | 俞爲民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2 | 2017 | 中國禮俗語言與傳統文化 | 黄 涛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3 | 2017 | 歡樂詩學:泛審美時代的快感體驗與文化嬗變 | 傅守祥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4 | 2015 | 民間投融資共生演進與融資運營機制研究——基于共生經濟的機理解釋和實證分析 | 李元華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5 | 2015 | 大型公共投資項目績效評估與複雜風險決策機制研究 | 潘彬等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6 | 2015 | 研究型大學與美國國家創新系統的演進 | 王志強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7 | 2015 | 課堂生態研究 | 孫芙蓉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8 | 2015 | 微博空間的生産實踐: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 | 夏雨禾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29 | 2014 | 公共投資項目績效評估研究 | 潘 彬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0 | 2014 | 弈的魅力:弈棋風格的心理學研究 | 胡 瑜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1 | 2012 | 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 | 黃世中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2 | 2012 | 後形而上學美學 | 顔翔林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3 | 2009 | 論經濟發達地區獨立學院民營化發展模式——以溫州的獨立學院爲例 | 黃兆信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4 | 2008 | 中國民俗通志—醫藥志 | 邱國珍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5 | 2008 | 明清家樂研究 | 劉水雲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6 | 2006 | 赤壁之戰研究 | 張靖龍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7 | 2004 | 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兒童形象 | 吳其南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8 | 2003 | 近代漢語介詞 | 馬貝加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39 | 2001 | 轉型期少兒文學思潮史(專著) | 吳其南 |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| 二等獎 |
二、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一覽表
國家重大項目 | |||||
序號 | 年度 | 項目名稱 | 負責人 | 項目類別 | 項目編號 |
1 | 2012 | 生態友好型分散式汙水處理技術研究與示範 | 赵 敏 |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 | 2013ZX07312 |
2 | 2018 |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戲曲史(福建卷) | 王漢民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8ZD09 |
3 | 2017 |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典編纂重大問題研究 | 鍾瑞棟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7VHJ002 |
4 | 2017 |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行政管理制度體系創新研究 | 高小平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7ZDA105 |
5 | 2016 | 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新聞輿論觀研究 | 丁柏栓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6ZDA215 |
6 | 2014 | 創建與完善我國民間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研究 | 谢 平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4ZDA045 |
7 | 2013 | 《南戲文獻全編》整理與研究 | 俞爲民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3&ZD114 |
8 | 2012 | 域外漢文音樂文獻整理與研究 | 王小盾 |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| 12&ZD162 |
9 | 2010 | 飽和土動力學及其工程應用 | 蔡袁強 |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| 51025827 |
10 | 2010 | 單壁碳納米管控制生長和機理的基礎研究 | 黃少銘 |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 | 51025207 |
國家級重點項目 | |||||
序號 | 年度 | 項目名稱 | 負責人 | 項目類別 | 項目編號 |
1 | 2019 | 永嘉學派文獻整理與研究 | 陳安金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9AZX010 |
2 | 2019 | 民族複興進程中的中國革命文化傳承研究 | 孫武安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9AKS018 |
3 | 2019 | 核心勝任特征的成長評估模型研究 | 时 勘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9FGLA002 |
4 | 2018 | 曾侯乙編鍾樂律學體系研究 | 黃大同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8AD003 |
5 | 2017 | 當代中國志願服務文化建設研究 | 卓高生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7AKS011 |
6 | 2016 | 商土中國及其法治建設研究 | 邱 本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6AFX014 |
7 | 2016 | 回流農民工的社會作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| 劉玉俠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6ASH006 |
8 | 2014 | 特大型公共投資項目複雜風險動態監測與管理決策研究 | 潘 彬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4AZD127 |
9 | 2013 | 百年中國文學與媒介的互動共生關系研究 | 胡友峰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3AZW002 |
10 | 2013 | 民本視域下國家環境義務研究 | 钭曉東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3AFX023 |
11 | 2012 | 城市化進程中村落變遷的特征概括與規律分析研究 | 任映紅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2ASH003 |
12 | 2011 | “三位一體”農協機制構建研究 | 胡振華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1AJY007 |
13 | 2010 | 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 | 俞爲民 |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| 10AB002 |
發布時間:2020年4月